中国临近春节,家家户户开始陆陆续续准备年货,其中白酒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走亲访友的礼品。白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精饮料,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,不仅用于日常饮用,还常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和庆祝活动中,如婚礼、节日庆典等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它是一种蒸馏酒,通常由谷物(如高粱、大米、小麦等)经过发酵、蒸馏和陈酿等过程制成。根据原料和酿造工艺的不同,中国白酒可以分为多种类型,比如浓香型、清香型、酱香型、米香型等。
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酒文化和习惯。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的表现目前还处于一个相对小众的状态,尽管它在中国国内有着巨大的市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据海关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,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足8%,这表明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烈酒(如威士忌、伏特加等),中国白酒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度较低。
从出口量来看,虽然出口量有起伏情况,但是相差不大,最高峰目前出现在2018年,出口量为1721万升,最低值出现在2020年疫情期间,出口量为1424.6万升,差额为296.4万升。而在2024年截至到11月份中国白酒出口总量为1433.33万升,相比2023年同期增长5.23%。
从出口额来看,整体市场呈上升趋势,最低出口额也是出现在2020年,相比前一年同期下降30.86%,而最高额出现在本年,目前截至到11月份出口总额达8.2亿美元,相比2023年同期增长13.32%。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白酒目前的国际市场价格也在稳步的提升,由2018年38.16美元/升,上升到目前57.24美元/升。
而通过本年的出口数据来看,中国白酒的出口市场依然集中在亚洲地区,占中出口量的81.71%,尤其是与中国有着紧密联系的地方。其中以中国香港、中国澳门、韩国、日本、朝鲜、柬埔寨、新加坡为主,其次像美洲市场的美国、加拿大等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,分别占总出口量的6.58%和1.57%。
虽然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仍面临诸如文化差异、口味偏好、品牌认知度不足等问题。为了更好地打入国际市场,中国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,调整产品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喜好,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,降低关税壁垒,提高产品的国际化水平。
(本文为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