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“特朗普关税”的巨大阴影笼罩全球
美国以“对等贸易”之名严重冲击多边贸易秩序
全球供应链陷入信任危机
5月26-28日,一场奏响全球南方新秩序的交响曲
中国—东盟—海合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
从双边共振到三方合力
此次峰会是东盟、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三方首次举行的高级别对话,汇聚了东南亚国家联盟(东盟)、海湾合作委员会(海合会)和中国的领导人,这场峰会不仅是三方关系的新起点,也为应对复杂的全球地缘政治环境提供了新路径。
中国同东盟、中国同海合会之间合作密切,东盟同海合会之间也有长期接触。
早在1997年,中国与东盟就建立了东盟10+1峰会合作机制;
2022年12月,我国与海合会举办了首届元首峰会;
2023年10月,东盟与海合会举办了首届元首峰会。
现在,中国、东盟、海合会在各自的“1+1”基础上,加快发展步伐,迅速构建了“1+1+1”三合一发展机制,开启了亚洲三个关键地缘经济体深度合作的新进程。
中国与海合会的能源与金融纽带
海合会是由巴林、科威特、阿曼、卡塔尔、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六个国家组成,拥有6135万人口,2024年海合会国家GDP为2.19万亿美元,是世界第九大经济体。其主权金融资产占全球主权金融资产总额的1/3,其外汇储备全球排名第五。海合会石油储量占全球的30.5%,天然气储量占全球的20.9%。
2022年12月,首届中国-海合会元首峰会在沙特利雅得举行,峰会发布了中国-海合会《联合声明》,并通过了中国-海合会《战略对话2023年至2027年行动计划》,重点合作领域包括:
中国从海合会国家扩大进口原油、液化天然气,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。成立共同投资联合会,支持双方主权财富基金以多种方式开展合作,深化数字货币合作。共建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,加强5G和6G技术合作,实施10个数字经济项目。实现航天太空合作新突破。
需要说明的是,一些海合会成员国正逐渐向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靠拢。
海合会的沙特、阿联酋、卡塔尔、巴林、科威特5个成员国,都是上合组织的对话伙伴国。海合会的阿联酋是金砖国家成员国,沙特已收到金砖国家的邀请,但尚未正式走完法定程序加入。
现在,我国是海合会的最大贸易伙伴,海合会是我国第五大贸易伙伴(按经济体)
2025年1-4月,我国与海合会商品贸易总额945亿美元,尤其在能源合作和区域协同机制推动下,未来双方贸易将呈现多维度、深层次的突破性发展。
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合作积淀
相比于海合会,我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与合作则更为悠久、成熟和多元
中国与东盟的全方位宽领域合作始于1996年成为全面对话伙伴。
经过近30年发展,双方合作已形成多层次机制。2010年中国-东盟自贸区建成,2019年升级至2.0版,2025年5月完成3.0版谈判,新增数字经济、绿色经济等9个章节。
2020年,东盟首次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,中国连续12年稳居东盟最大贸易伙伴。2024年,中国东盟贸易额突破9800亿美元,双方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,贸易额连续5年突破9000亿美元,产业链从“互补”走向“深度融合”。
截至2024年,双方累计双向投资超3000亿美元,覆盖农业、制造业、数字经济等领域。中老铁路、澜湄合作等标志性项目成为中国-东盟互联互通的典范。
在东盟成员中,与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依次为越南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。
以中国在东盟内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为例,越南的经济展现出了高速增长态势与蓬勃的发展活力。
作为东南亚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之一,越南凭借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、优惠的政策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,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目的地。
2025年1-4月中国与越南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883.59亿美元,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0.53亿美元,同比增长10.7%。其中,出口商品总值为596.28亿美元,同比增长18.1%;进口商品总值为287.31亿美元,同比下降2.1%。
根据国贸通大数据,中国对越南的出口额增长中,集成电路、锂离子蓄电池、新能源产品是主要的增长点。
当前越南正处“人口红利”黄金期,亮眼的经济成绩也让多个国际组织已上调了对越南2025年经济增长的预测。
亚洲开发银行(ADB)在2024年年底就将越南2025年的GDP增长预测从之前的6.2%上调至6.6%,成为东南亚地区最高的GDP增长水平。
经济迅猛发展,人口红利尚在,各投资组织对越南经济持乐观态度,对于外贸人来说,越南依然是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桥头堡。
来源:本文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