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造价值,实现梦想

中国内窥镜2025年第一季度最新出口数据分析

随着全球医疗健康的快速发展,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在技术创新、产品质量提升以及国际化战略推动下,进出口规模稳步增长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。


今年一季度,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国际化成绩单:出口总额达988.75亿元,同比增长8.52%。


在临床应用中,内窥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据预测,从2024年到2030年全球内窥镜市场将以8.9%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。


2025年1-3月中国内窥镜出口情况


根据海关数据显示,2025年1-3月,中国内窥镜(HS:90189030)出口额约为1.28亿美元,较上年同期增加3646万美元,同比增加39.67%。


按出口国家和地区统计,2025年1-3月我国内窥镜最大出口国家和地区为美国,出口金额为3483万美元,其次是德国和法国,出口金额分别为875万美元、592万美元。


其中,2025年1-3月对法国出口同比增长141.13%,这得益于自2024年5月中国内窥镜企业获得欧盟 CE 认证,为进入法国市场铺平道路;法国政府推动的 “医疗数字化 2025 计划” ,中国企业通过与当地经销商合作,精准对接这一政策需求,使中国内窥镜在法国公立医院、私立诊所等多场景中渗透率快速提升。


除此之外,土耳其、阿联酋、加拿大、奥地利、多米尼加、菲律宾、摩洛哥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尼日利亚、塔吉克斯坦增长率同比均超过100%


从贸易地区分析来看,欧洲、北美、亚洲是我国内窥镜的主要出口地,占出口总量的86.98%。在2025年1-3月对出口的主要地区中均实现增长,出口欧洲4181万美元,同比增长40.15%;出口北美3605万美元,同比增长48.17%;出口亚洲3377万美元,同比增长42.69%;出口拉美1223万美元,同比增长19.92%;出口非洲311万美元,同比增长15.33%;出口大洋洲137万美元,同比增长18.04%。


从主要出口省市来看,2025年1-3月出口额前五的省市依次为广东、上海、浙江、江苏、山东,出口额合计占比达到88.9%,紧随其后的湖南、福建、重庆、北京、四川,出口额分别为363万美元、212万美元、163万美元、159万美元、154万美元。


内窥镜全球市场分布及特点


产业链情况

上游:原材料

内窥镜的上游包含原材料及零部件,原材料涵盖光学部件、传感器与芯片、金属、塑料、零部件等。

代表企业有:奥林巴斯、卡尔蔡司、全视光电、镜海光学、康宁、神州医疗等。


中游:生产制造

中游是内窥镜的整机制造,涉及多学科技术融合与复杂制造工艺,国际上以欧美和日本企业主导,国内企业正快速发展,存在国产替代空间。

代表企业有:奥林巴斯、史赛克、卡尔史托斯、史赛克澳华内镜、开立医疗、迈瑞医疗、新光维等。


下游:应用与增值服务

内窥镜的下游主要是医疗机构、经销商和患者,医疗机构采购决策受多因素影响,经销商影响产品推广,患者需求决定市场潜力。


全球主要消费市场情况


北美市场:主导地位稳固

占据全球约40%份额,其中,美国是核心市场,人均医疗支出全球最高,推动高端医疗采购,但监管严格。


欧洲市场:市场规模增长稳健

欧盟五国占全球份额19.3%,其中德国为欧洲最大市场。但欧盟法规严苛,MDR 法规要求设备全生命周期追溯,认证门槛提高。


亚太市场:全球增速第一

亚太地区被普遍认为是全球内窥镜市场增长最快的区域,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该地区庞大的人口基数、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、不断提高的医疗保健意识、政府对医疗保健投入的增加以及中产阶级的崛起。


新兴市场:差异化需求突出

中东、非洲、拉美市场需求潜力逐渐释放,快速扩张,但差异化需求突出。


内窥镜企业市场开发建议


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内窥镜出口情况来看,美国、欧盟是中国内窥镜的主要出口目的地,随着成本优势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,中东、非洲、南美洲对中国内窥镜的的认可度不断提升,中国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在这些地区的市场份额。


内窥镜企业可重点关注俄罗斯、波兰、印度、沙特阿拉伯、土耳其、阿联酋、多米尼加、菲律宾等市场。以俄罗斯市场为例,通过国贸通大数据人工智能DaaS系统,可以非常直观看到近期俄罗斯从中国进口内窥镜的贸易交易。


医疗器械出口注意事项


医疗器械的出口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,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医疗器械的法规和标准有不同的要求。因此,出口前需要详细了解目标市场的法规要求,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规定。


注册和许可证

许多国家要求医疗器械在进入市场前进行注册和认证,例如:

●美国(FDA):必须通过FDA认证,根据产品风险等级提交510(k)(预市通知)或PMA(上市前批准)。

●欧盟(CE标志):需符合欧盟医疗器械法规(MDR)或体外诊断器械法规(IVDR)。

●日本(PMDA)需通过PMDA认证,指定本地营销授权持有人(MAH)。

●东南亚(东盟):部分国家接受CE或FDA认证,但需通过本地代理提交注册文件。


标签和包装要求

●医疗器械的标签和包装应符合目标市场的要求,标签与说明书必须翻译为目标国家官方语言,如欧盟需英语+成员国语言,日本需日语;翻译需符合当地术语和格式规范,例如,欧盟EN 1041标准。


●技术文档方面,临床评估报告、风险管理文件等需提供英文版,部分国家可能要求本地语言摘要。


●除此之外,还应注意文化适配度,例如,阿拉伯国家需注意标签的右对齐设计和宗教敏感内容。


随着微创手术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,内窥镜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,中国内窥镜行业正处于从“跟随”到“并跑”的关键转折期,凭借产业链协同创新和快速响应能力,中国内窥镜未来将成为全球内窥镜市场的重要增长极。


尽管市场前景广阔,但中国内窥镜市场也面临着核心技术攻坚、市场生态重构的挑战。对于内窥镜企业来说,关注内窥镜最新国际贸易数据变化,在高端化、智能化、全球化三个维度持续突破,未来政策支持与临床需求升级将共同驱动行业长期增长。